為我市營商環境建設提供信用保障-——市信息(信用)中心完善信用承諾審批和信用聯合獎懲機制記事
■本刊記者 崔麗佳
2020年伊始,市信息(信用)中心根據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新形勢和新要求,圍繞我市營商環境建設年和爭創“零證明城市”等工作部署,統籌布局我市2020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不斷推進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和應用,實現了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良好開局。
市信息(信用)中心依托省、市級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征集本市信用信息,為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提供數據保障。截至目前,平臺共歸集信用數據6011416條,其中包括全市企事業單位基本信息、社會保險繳費信息數據756023條;失信被執行人黑名單、重大稅收違法案件當事人名單、安全生產黑名單數據1618442條;A級納稅人名單數據3619982條;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雙公示數據16969條。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市信息(信用)中心充分發揮信用中國(遼寧葫蘆島)網站的信用發布和宣傳優勢,積極發布疫情防控相關信息和信用政策信息,與全市人民同舟共濟,共度時艱,利用政務媒體積極傳播正能量,及時發布中央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政策措施。今年以來中國(遼寧葫蘆島)網站共發布各類信息1574條,其中疫情防控信息1260條,發布數量列全市網站排名第一。
為統籌協調全市信用信息歸集發布工作,提升我市城市信用檢測指標排名,3月24日和4月15日,市信息(信用)中心會同市信用辦、沈陽立科公司召開專題會議,專門研究2020年國家最新發布城市信用監測指標及重點任務,結合我市社會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和應用情況,安排部署我市信用管理工作。
2020年是我市營商環境建設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營商環境建設的重要基礎和保障。營商環境建設離不開社會誠信基礎,建立健全信用承諾審批機制,是建設“零證明城市”重要組成部分。市信息(信用)中心按照“你承諾、我先批、事后查、失信懲”的思路,建立健全信用承諾審批制,形成信用全流程管理閉環,實現“承諾即準營”。對適用信用承諾的審批事項,申請人達到信用準入門檻,并承諾符合審批條件并提交有關材料,即可先行發放證照。同時加強事后監管,對未履行告知承諾或與承諾內容嚴重不符,未按要求在規定期限內進行整改,將撤銷原審批決定,并將申請人失信行為信息推送至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納入失信黑名單,并依法在信用中國(遼寧葫蘆島)網站向社會公示。
今年,市信息(信用)中心將認真貫徹落實市政府工作報告精神,全面做好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和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和應用工作,積極推進“零證明城市”、“一件事”、“不見面審批服務”等信息化建設工作,積極開展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相關工作,不斷提升我市“互聯網+政務服務”水平和信用監管水平,為加快推進我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信息化智力和平臺保障。